
青州古城景區自2017年正式榮升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青州古城城建格局完整,歷史脈絡清晰,是國內外罕見,至今保存完好、山水城一體的明清古城。早在7000年前,青州古城旅游區所在地就已出現人類文明的曙光。漢初開始在此置郡縣,為1000多年的省級治所,1600多年的郡府治所,明洪武九年前始終是山東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南燕國定鼎青州古城12年,王朝都城,省內唯一。
漫步青州古城青石板古道,大量衙署建筑遺存、西洋建筑群、遍布古街的牌坊、120多條青磚青瓦的明清古街道及眾多傳統民居,蔚為大觀。有文物保護單位220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古城老照片展、基督教博物館等19個專題展館盡顯古城的豐厚內涵。奎星樓、三官廟、青州府貢院、清真寺等上百處古典建筑匯聚古城,凸顯了古城文化的共融共生。博物堂為中國最早的西洋博物館。偶園曾是明代衡王府東花園,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園內假山堆砌巧奪天工,與中南海瀛臺的假山同出一脈,“福、壽、康、寧”、“春、夏、秋、冬”奇石及十三賢石江北僅有,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史料價值,被譽為國寶。具有800年歷史的昭德古街,至今完整地保留原貌,2009年被列為全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街。全國僅存的三大元代真教寺之一青州真教寺以及始建于宋仁宗年間的萬年橋、松林書院,歷經千年,保存完好,古樸中散發著深重的歷史感和濃厚的文化氣息。
漢、回、滿等多個民族、2萬多原住民完整延續著古青州地區的傳統文脈,隆盛糕點、金城藥鋪、魯味居等400多家老字號和特色店鋪,100多種青州府傳統名吃,延續著海岱都會的繁華;世界上最早的拉弦樂器——青州挫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州回族花毽以及滿族八角鼓等70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述說著青州古城獨具魅力的地域文化。開放與包容的文化特征,不僅鑄就了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五大宗教和諧共處、一城而居的獨特景觀,也賦予了青州文運昌盛的風骨與機緣。這里,先后走出了800名進士,12名狀元,國內罕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多處涉及青州古城;北宋名臣范仲淹、富弼、歐陽修先后知任青州,惠及青州百姓;李清照客居青州18年,留下大量的千古名篇。
攝影:邢昊
點評內容